星期五, 十二月 19, 2008

好想去海边

好想去海边。最好是到个了无人烟的热带小岛。
很喜欢沙滩、海水、阳光、蓝天、白云......综合在视线框框里的画面。
人懒懒地躺在沙堆上晒太阳;或豪迈地扑进大海畅泳;或玩玩水族,或摸摸贝壳;或尽情享受着海浪来回拍打的声乐,或海水包裹四肢躯体的温暖,或带有咸味的风拂在脸上的惬意......要再有杯冰冻啤酒则更为痛快!
当然,此时有个心爱的她伴随,就不说有多幸福快活了。

欲念感觉越发强烈,海边的一切充斥着脑袋,恨不能此时此刻就身在其处,好好感受......
......蓝蓝海天不分的视觉
......海盐沙子混合的嗅觉
......波波浪涛推挤的听觉
......腥咸海水呛人的味觉
......徐徐风云写意的感觉
......灼热阳光刺激的触觉
......

真的好想去海边......现在......

星期六, 十一月 22, 2008

泛舟心湖

平静的湖面,扁舟泛游其上。
船舟滑过的痕迹使湖面荡漾,衍出的波纹向外扩散,渐大渐远,渐远渐止。
虽说“舟过了无痕”,可是已经被激起的波动却难以恢复原来的平静;而在好不容易静止后,偏偏其它的船舟又悄悄地靠近了......

湖水不曾想过载船舟,船舟却一再畅游湖水。
人的心湖何尝不是如此?总是在毫无选择下,划过一艘艘、一叶叶的大船小舟。


星期四, 十一月 13, 2008

希望

希望,到处都有。
没有人给希望,就自己给自己希望。
当然,失望也是自己拿来的。
只是,哪怕失望的可能性再高,失望的心情再苦涩,
还是不断地予以自己各种希望,为了不错过任何再小的希望。
也许结果不一定会是失望。
我的希望有希望吗?希望不是失望。

星期二, 十月 28, 2008

缺口

生命从开始至结束,无可避免面对各种缺口,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形成的。
缺口,可以选择填补,加以修复;也可以选择掩盖,还是置之不顾,就此放任,甚或无视它的存在。
当然有的却无可补救,无法补救,无能补救,无力补救。缺口,只好睁眼凝望着。
堕入凡世,尽是哭笑声围绕,不知道始终,不知道什么时候清醒,也不知道有谁愿意来互相陪伴孤单的身影,道出人生莫明的缺口。
黑暗笼罩着,使得有色彩的声音不一定听得到,而尽管拥有感应,有记忆的家乡也不一定能够回去,突显人生无奈的缺口。
千年万载转眼瞬间,沉默地漂泊一生似乎都在赎罪,空虚的心带着血汗,喜怒哀乐相交日月风雨,多么不值一提,延续人生麻木的缺口。
各个缺口也许成为生命的梦魇,然而,崎岖的路途充斥着再多的荆棘,有多少的缺口,也不能轻言妥协。
一切可以服输,但不能因此认输,即使到最后仍是彻底地输了,也至少胜了自己。
是的,人生不在于输赢胜败。平安,平静,平凡,平淡,同样彰显其意义。只是,跨过缺口,不也是平平人生的重要部分吗。




缺口
一口呼喊声 然后踏进生命
不懂得究竟 或某月某日终于可清醒
孤单的背影 谁愿共我清静
几多哭笑声 伴我共上路多么的汹涌

从没妥协纵有荆棘铺满着路途 
凝望这个永远修不到的缺口 无可补救

有些声音永远听不到 纵会有色彩
但是漆黑将它总掩盖 在人海

根生于四海 沉默地去等待
千秋风雨改 但似未过问一刻的悲哀
这一生也许 全为赎我的罪
几多血汗水 没法尽抹掉心底的空虚

从没妥协纵有荆棘铺满着路途 
凝望这个永远修不到的缺口 无可补救

有些声音永远听不到 纵会有色彩
但是漆黑将它总掩盖 在人海 里面

有些声音永远听不到 纵会有色彩
但是漆黑将它总掩盖
有些家乡永远去不到 剩下了追忆
或是只得一些感应 梦魇着生命


(Beyond 1995年的歌曲,典型的band sound音乐,重点是词句意思深长。虽然非主流乐曲,但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也许其他人觉得一般但是我认为精彩。)

星期日, 十月 12, 2008

葱油拌面,虾肉小笼包。

中国美食何其多。在回国后最叫我挂念的,就是在中国那几年中最喜欢吃的,自然也是最常吃的两种食物--葱油拌面,虾肉小笼包。
的确,这两种都是极普通的小点,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至少对我来说既是如此。
葱油拌面,将酱油,少许味精,滚油和葱花装在碗内,再放入已汆熟的面条拌匀即刻,做法简单但是美味非常,另外可依个人口味添加配料(蛋,肉,菜,豆干等等)或佐料(辣酱,咸酱,麻酱,醋等等),我则选择原来滋味,觉得单是充满嚼劲且被调味料渗透的面条及点缀其上的粒粒葱花已经很好地诠释何为“简单的美味”!
小笼包,依其内陷,做法,地域等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我当时常吃的,也是现在总萦绕在味蕾记忆的就是“虾肉小笼包”。小笼包做法不简单,所以只知道最爱的这种是以虾肉和猪肉为内陷,外皮尽管不算剔透但厚薄适中,吃时沾醋,这个味道在我第一次尝试就深深喜欢上了。
现在虽然在吉隆坡也可以吃得到小笼包,但尝过了几家之后,虽说都是来自中国的师傅制作的,但却总没有一种是那个美味,想必是为了迎合本地口味而多少有些许改变,当然也可能是原材料或水质等有异而导致差别。目前为止,我在这儿吃到的最合味道的小笼包是南翔(上海南翔大马分店)的。说到闻名的上海南翔小笼包,也是我喜欢且想念的。
通常,我都是会搭配享用葱油拌面和虾肉小笼包这两种美味,它们这样的组合可以是早餐,午餐,甚至晚餐,也可以是点心或宵夜。
回国已经好几年,所以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这两样美味,距离越远则思念越深。葱油拌面和虾肉小笼包是最爱中国美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留学生活点滴中有深刻烙印的一环。好想,什么时候再回到那个地方,品尝这两种味道,也寻找回逐渐远去却依然清晰的感觉。

葱油拌面,简单的美味。



虾肉小笼包,就是这么好。

星期五, 九月 19, 2008

知与谁同?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汴州皇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乐匆匆,此兴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是在杭州一家火锅店内的墙上,当时一读就很喜欢,马上抄记下来。较后得知这词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至于哪个是原版,不清楚,也不重要,因为还是一样很喜欢充满意境的这首词,尤其是最后那句。

星期六, 六月 07, 2008

我和EURO

2008欧洲足球锦标赛(EURO 2008)开球咯!
本届为第十三届赛事,亦是我个人自1996年开始看此项比赛以来的“第四届”欧锦赛。由于参赛球队水平接近,它的精彩程度犹胜世界杯,因此彻夜观看群雄逐鹿欧洲足坛之巅可谓球迷之一大快事兼要事!
无论是这项赛事,世界杯,美洲杯还是亚洲杯,但逢此等足球盛事,无日无夜不眠不休地盯着电视直播的比赛已是必需行为。只是,随着年岁的成长,心态的变化,环境的差异等各种因素,每届追着比赛看的感觉势必有所不同。就拿EURO来说,看了三届加上即将开踢的这届,每届的追球感觉都有异,其实也没什么深奥,就只是种说不出来的感受而已。
EURO 1996的比赛在搬家后不久开始,是第一次在新家看重大足球比赛。为了追看比赛,几乎每天都是傍晚就睡觉,然后午夜起床。那会儿每个半夜一起看比赛的还有老爸和妹妹,但他们不如我这么狂热,所以有一半的比赛都是自己在为球队助威。
这届比赛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除了比赛和球员的精彩表现外,还就是老爸独创的超辣干捞面。午夜时分全神贯注看比赛因而肚子饿是难免的,因此老爸就照他自己喜爱的口味(他嗜辣)创造了上述的干捞面。虽然他厨艺一般,但那面确实味道不错,我们兄妹俩就这样和老爸边吃面边看完EURO 1996。
EURO 2000,当时我已是学院生,上课的时间比较自由松动,自然更不会错过全部的比赛。只是,那时老爸已少挨夜追球,所以都是因为要准备考试而开夜车的妹妹陪伴在侧。而尽管妹妹总“抱怨”说我打扰她,但她却还是不想错过精彩的比赛。其实妹妹并非忠实的球迷,我就要负责边看边对她介绍球员及解释赛场出现的各种状况。当然,也会东拉西扯的闲聊,偶尔也会做老爸的超辣干捞面解馋。
当时还必需做的就是在比赛结束后把成绩写上贴在墙壁的比赛成绩表,好让老爸早上可以得知球赛结果。而我去上课就是和同学们互相大侃比赛如何如何,球队怎样怎样,一直到该届赛事落下帷幕,一切才恢复正常。
EURO 2004举行那年我已在国外留学三年了。那是夏天,放着暑假,我不回家就为了在宿舍的房间里一个人安静地看比赛。因为假期的宿舍已没有多少人了。
每夜,把灯熄完后,坐在床上倚着窗口吹着凉风,边喝冰冻啤酒边享受比赛。那儿的夏天不是一般的热,连晚上也闷的让人受不了,所以这么做有降温的功效,可以更舒服地投入比赛。
比赛结束后就睡到中午或下午,热得受不了醒过来后就干些日常事然后又等着比赛开踢,一个月的赛期就是这么过的。而且当年在EURO结束后紧接着美洲杯就开踢,然后又是亚洲杯,所以整个暑假都是陪着足球过完的。
现在,EURO 2008就开始了,这回也是再次搬家后第一次在这新家看重大足球比赛,但是由于已经工作,很难再看完全部的比赛,而且很大可能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追球了,因为妹妹负笈国外,而老爸则一样少看球了,当年“热闹”且温馨的看球情景该是只待回忆吧。

星期五, 六月 06, 2008

2008 0606


My 1st blog created !!